企業文化
從對「一件事」的熱忱出發…
其實一開始,這六個年輕學子–周谷駿、張雅軒、黃光世、楊明皓、朱柏聿、陳品亘也和大多數新鮮人一樣,對於未來工作方向並不確定。不過,他們清楚知道自己對「一件事」充滿了熱忱,便毅然決然朝向目標邁進。這「一件事」,對畢業於台大資工所的周谷駿、張雅軒、黃光世而言,就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他們不約而同在大學期間對「機器學習」領域產生興趣。周谷駿以「一見鍾情」形容自己大四時首次接觸「機器學習」知識的心情。 張雅軒和黃光世,也因大學時期參加比賽,更確定自己對機器學習的熱愛。張雅軒說:「大學時參加機器學習競賽,預測、推薦歌曲給不同的人,才發現原來機器學習可以有效運用在商業用途上。」張雅軒回想「從那之後我就開始思考,究竟哪個領域,可以進一步運用機器學習的知識?」
除了機器學習之外,畢業於台大電信所的楊明皓和台大資工所的朱柏聿更對宇匯塑造的研究環境充滿期待。楊明皓率先說,『宇匯的研究環境能容許員工花長時間去發現問題』。朱柏聿更用魔法師來形容在宇匯從事研究工作的快樂,『在這裡自己可以不斷發掘新事物,而且還會有一群人願意陪你一起討論、一起將原本天馬行空的鬼點子具體化』,他綻放笑容補充說。
有別於機器學習的領域,畢業於台大電機所的陳品亘則是希望在工作中具體落實自己所學,當初則是因為與總經理的一席談話而加入公司,他還原總經理當時的談話『在這裡每個人都不是工具,所以公司會給每個人空間,每個人要充實自己』,這句簡單卻又富饒深義的話,讓他回憶起當年踏入宇匯的心情。
準備進入職場大展身手!
憑藉對機器學習的熱愛,年輕人們先後加入「宇匯知識科技」,投身數位廣告領域,期許透過機器學習,提升數位廣告成效。周谷駿提到「公司需要很大的勇氣,把重要的事情交在我們這些新人手中。」周谷駿從擔任工程師的第一天,便主動爭取加入多個專案,曾為公司開發百萬商機的廣告產品。他說「多做多學,犯錯沒關係,反正學到都是我的。」
「犯錯沒關係」正是宇匯知識科技創辦人周培林倡導的觀念,周培林說:「我的願望,就是將公司變成幼稚園。」他解釋:「我們小時候,每天到幼稚園學新東西,是多快樂的事,怎麼長大後,工作就變成了壓力?我只希望員工們做一件事,就是快樂地學。」這樣的公司文化朱柏聿也表示非常有同感,他娓娓道來『這裡塑造一種負責任的公司文化,發現問題之後就花時間解決問題,而不是花時間歸咎責任』。他特別強調這樣的企業文化會讓員工更勇於嘗試新事物。
此外,陳品亘還特別補充了,『這裡人很棒,不會只是安於現狀,而是勇於追求挑戰新事物』。的確,透過他們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讓我們重新看到了快樂學習、快樂工作的能量。最後,被問到給社會新鮮人選擇工作的建議,朱柏聿語帶堅定地說,『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再三強調,選擇一家自己喜歡的公司,工作才會一直充滿熱枕。的確,從他們神采奕奕的談話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們對宇匯企業文化的認同和喜愛。